進行防爆電接點雙金屬溫度計的校準,需要遵循一系列規范的步驟,以確保其測量準確性和可靠性。以下是一個詳細的校準流程: 一、校準前準備
1.校準環境:選擇一個溫度穩定、無強烈震動和磁場干擾的環境進行校準。室溫應保持在(20±5)℃,并避免陽光直射。確保校準環境的溫度波動不超過溫度計允許的范圍。
2.校準設備:準備一臺精度高于防爆電接點雙金屬溫度計的標準溫度計,如二等標準鉑電阻溫度計,作為校準的參考。同時,準備好恒溫槽、支架、連接線等必要的校準設備。標準溫度計應經過上一級計量機構的檢定,并具備有效的檢定證書。
3.被校溫度計:檢查外觀是否完好,無損壞或變形。確認溫度計的指針或顯示部分工作正常,接線牢固可靠。
二、校準步驟
1.安裝與預熱:將被校溫度計垂直固定在支架上,確保其感溫元件處于恒溫槽中心位置。連接好連接線,并調整恒溫槽溫度至被校溫度計的量程中點,穩定一段時間(如10分鐘)進行預熱。
2.零點校準:在室溫條件下,將防爆電接點雙金屬溫度計與標準溫度計放置在相同環境中,等待一段時間以確保兩者達到同一溫度。然后,比較兩者的讀數,如果差異在允許范圍內,則認為零點合格。
3.溫度點校準:
-在被校溫度計的量程范圍內,選取至少5個具有代表性的溫度點進行校準。檢定點應均勻分布在主分度線上。
-將恒溫槽溫度逐一調整至這些溫度點,每個溫度點穩定一段時間后(如10分鐘),同時記錄防爆電接點雙金屬溫度計和標準溫度計的讀數。
-注意,在正反兩個行程上分別向上限或下限方向逐點進行校準,測量上、下限值時只進行單行程校準。
4.誤差計算:根據記錄的讀數,計算在各溫度點的示值誤差。示值誤差應不超過允許誤差限。
5.限值檢定:對于電接點功能,當溫度達到設定值時,使用萬用表或通燈測量接點是否接通或斷開,以驗證電接點的準確性。
三、校準記錄與報告
1.詳細記錄:校準過程中應詳細記錄環境溫度、恒溫槽溫度、被校溫度計和標準溫度計的讀數等信息。
2.編寫報告:根據校準記錄,編寫校準報告。報告應包括被校溫度計的基本信息、校準過程、校準結果及結論等內容。
四、注意事項
1.操作規范:校準過程中應嚴格按照規程操作,避免誤操作導致誤差。
2.安全事項:注意用電安全,避免短路、觸電等事故發生。同時,對于防爆型溫度計,還需遵循相關的防爆安全規程。
3.維護與保養:定期對校準設備進行維護保養,確保其處于良好狀態。校準結束后,妥善保存,避免受潮、受熱或受機械損傷。
4.校準周期:根據實際需要和使用情況,設定合理的校準周期,并定期進行校準。一般而言,校準周期建議為一年。
通過以上步驟和注意事項,可以確保校準工作得以規范、準確地進行,從而保障其在工業生產、科研實驗等領域中的測量準確性和可靠性。